地 址:北京市海淀區(qū)羊坊店路28號2幢22層2222-22 電 話:0551-45750070 網址:www.fzrmw.com.cn 郵 箱:gfj0bh@163.com
價 格:面議
草珊瑚(汝南圃史)接骨金粟蘭(通稱),明草苗用腫節(jié)風、珊瑚九節(jié)風(江西),為更務九節(jié)茶(浙江),好服滿山香、明草苗用九節(jié)蘭(湖南),珊瑚節(jié)骨茶(廣西),為更務竹節(jié)草,好服九節(jié)花,明草苗用接骨蓮,珊瑚竹節(jié)茶常綠半灌木,為更務高50-120厘米;莖與枝均有膨大的好服節(jié)。葉革質,明草苗用橢圓形、珊瑚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為更務長6-17厘米,寬2-6厘米,頂端漸尖,基部尖或楔形,邊緣具粗銳鋸齒,齒尖有一腺體,兩面均無毛;葉柄長0.5-1.5厘米,基部合生成鞘狀;托葉鉆形。穗狀花序頂生,通常分枝,多少成圓錐花序狀,連總花梗長1.5-4厘米;苞片三角形;花黃綠色;雄蕊1枚,肉質,棒狀至圓柱狀,花藥2室,生于藥隔上部之兩側,側向或有時內向; 子房球形或卵形,無花柱,柱頭近頭狀。核果球形,直徑3-4毫米,熟時亮紅色?;ㄆ?月,果期8-10月。
產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和云南。生于山坡、溝谷林下蔭濕處,海拔420-1500米。朝鮮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越南、柬埔寨、印度、斯里蘭卡也有。 [3]
葉橫切面:表皮外被厚用質層,下表皮可見氣孔。柵欄組織細胞1列,細胞短小,不通過主脈;海綿組織有少數(shù)油細胞散在。主脈向上方略隆起,向下方突出,上下表皮內側有1-2列厚角細胞;維管束1-2個,外韌型,其內、外側均有發(fā)達的纖維群,纖維壁厚,木化;石細胞不規(guī)則多角形,單個或成群分布于薄壁組織中。
莖橫切面:表皮細胞1列,外被角質層。皮層外側有2-3列厚角細胞,內側為7-10列薄壁細胞,有少數(shù)油細胞和含鞣質細胞散在;石細胞單個或成群,多邊形至類圓形,紋孔明顯。韌皮部外側纖維束呈新月形,壁厚,木化,每束纖維兩側常有1-4個切向延長的大形厚壁細胞;韌皮部狹窄;形成層不明顯;木質部多為管胞,徑向排列。初生射線寬4-5列細胞,次生射線寬1-2列細胞。髓大,有少數(shù)鞣質細胞散在,有時可見大形石細胞單個或成群存在;老莖髓部中心常中空。
草珊瑚剛從野生轉為家種,抗病蟲能力較強,尚未發(fā)現(xiàn)為害較重的病蟲害,無需防治。但如果田間遮蔭條件差、在陽光強烈的夏季,會出現(xiàn)葉片灼傷現(xiàn)象,葉尖或葉綠出現(xiàn)斑枯,嚴重的全葉枯焦。可采用灌水降溫、改善遮蔭條件等措施,以減輕為害。